低音周报第009期:2024年4月6日(文字版)

周报009

收听音频版本,请访问这个页面

欢迎来到“低音周报”,“低音”带你回顾一周世界大事。

今天是2024年4月6日,我是本期的主播 didi。

一、台湾发生25年来最强地震,已10死逾1000伤

当地时间上午4月3日上午七点多,台湾花莲发生了7.2级大地震,目前已造成10人死亡,1099人受伤,15人失联,705人受困。在节目的最开始,让我们一起为这10名遇难者默哀。

根据台湾中央气象署,震中位于花莲县政府东南方向25公里处,深度为15.5公里,属于极浅层地震。地震发生时,不仅全台有震感,中国大陆的多个省市也有震感。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震感非常明显,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也有震感。

这是台湾2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地震。1999年台湾曾发生过7.3级的“九二一”大地震,当时造成超过两千人死亡,超一万人受伤。《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文章中分析,在此次地震中,台湾如何避免了如“九二一”的巨大损失。文章称,一方面是因为好运气,此次地震并没有造成地表破裂;另一方面,是台湾政府推行了更加严格的抗震标准。

地震发生后,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栋蓝色玻璃幕墙的建筑倒塌的画面。不过,根据低音“事实核查”栏目调查,这栋建筑的影像实际上拍摄于2018年地震中,该地震同样发生在花莲。详情请查看低音网站的“事实核查”栏目。

二、马英九率团访问中国大陆

就在台湾发生地震的两天前,前总统马英九抵达广东,开启了他为期11天的中国大陆之旅。他先在广东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公墓,参观了大疆、腾讯等企业,接着去往陕西,参加了祭祀轩辕黄帝典礼。有传言称,他会在8号与习近平会面,但这个传言没有得到证实。

目前的两岸关系正处在一种紧张态势下。1月台湾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赢得选举,成为台湾下一任总统。这是北京不愿见到的结果。2月发生了金门渔船翻覆事件,两名大陆渔民死亡。5月将举行总统就职典礼。有台湾学者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分析说,这是中国大陆在对台湾“软硬兼施”。

也有澳大利亚学者对《华尔街日报》分析称,马英九之行一方面是安抚大陆的信号,另一方面,大陆官方以此让民众相信,可以对台湾保持耐心。

在出发前,马英九在桃园机场发表声明,称这次是和平之旅,希望“传达台湾人民爱好和平、避免战争的心声”。

但马英九的声音到底能代表多少台湾人,是个需要质疑的问题。民进党指责马英九是在出卖台湾利益。国民党对马英九此行有所维护,发表声明称“希望这一次访问能有助于两岸的和平与稳定”。但声明同时也指出,马英九已不再担任党内任何高级职务。

今年2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发布最新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率为2.4%,创1992年以来新低,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率则为61.7%,且近四年都在六成以上。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希望两岸永远维持现状的比率达33.2%,创下1994年调查以来新高。

三、拜登与习近平通话

本周二,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的领导人互相通了电话。华盛顿官员告诉媒体,这次通话只是为了“保持联系”,而不是为了达成具体成果。

这次通话中,拜登和习近平主要探讨了台湾问题,两国贸易和 TikTok。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领导人依旧重复着先前的各自立场。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呼吁美国把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而拜登对于台湾的表态仍然延续了“保持现状”的基调,他强调,维持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以及在南中国海维护法治和航行自由很重要。

习近平还批评了美国采取的试图压制中国经济、科学和技术的“层出不穷的手段”。而拜登告诉习近平,美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必要行动,防止美国的先进技术被用于破坏我们的国家安全,同时又不过度限制贸易和投资。”

在这通电话之前,上周五,拜登修订了芯片出口限制规定,修改后的规定将于4月4日开始实施。一旦生效,对向中国出口芯片的限制也适用于包含这些芯片的笔记本电脑。这让北京方面非常不满。

有观察家认为,这次通话的表演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两个国家之间至少看上去在管控分歧,避免摩擦升级,但并不代表着两个国家的关系开始融冰解冻。

四、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提出产能过剩问题

而从4月4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开启了访华行程。虽然耶伦一向被视为比较鸽派的人物,但她给中国带来的却不一定是中国想听的消息。

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说,耶伦此行重点是向中国提出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求中方纠正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并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

中国政策补贴之下,大量绿色能源产品冲击市场。耶伦近期曾对此作出批评。她表示:“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对中国在一些工业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导致产能过剩感到忧虑。”

据《联合早报》报道,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中美双方还将谈及中国不愿帮助贫困国家加快债务重组,探讨打击洗钱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共同努力等议题。美国代表团可能会提出打击芬太尼交易背后的资金流动问题。一名要求匿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透露,美国代表团还希望听取中方阐述如何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

五、中国3月制造业出现半年来首次扩张

中国经济确实在三月份展现出了产能上的强劲。上周,中国统计局公布,3月份中国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8%,回升到枯荣线以上。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回到50点以上。而3月的服务业PMI也创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

这些指标的上升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官方的刺激政策正在起作用。财新对指标上升给出了解释:服务业经营活动和新订单总数均有所扩张,外部经济环境也有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创下2003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经济学家们警告,现在还远没到能松懈的时候。中国低迷的房地产,高昂的债务和逐渐增大的通缩压力,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中国官方仍需出台更多刺激政策,以达到经济增长5%的目标。

六、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致使NGO“世界中央厨房”七名救援人员遇害

巴以局势有了新进展。4月2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空袭,造成了NGO“世界中央厨房”七名救援人员死亡。这七名救援人员中有一名澳大利亚公民,有一名遇难者拥有美国及加拿大双重国籍,还有波兰、爱尔兰、英国以及巴勒斯坦人。

“世界中央厨房”在声明中表示,当时这支车队在仓库卸载一百吨紧急救援物资,离开仓库时遭到了袭击。车队当时行驶在非冲突地带,车队包括两辆标有‘世界中央厨房’徽标的装甲车辆以及一辆没有装甲保护的车辆。

袭击事件发生两天后,4月4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呼吁以色列立即停火。白宫称,在半个小时的通话中,拜登呼吁以色列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平民伤害、人道主义苦难和救援人员安全问题”,并“明确表示,美国对加沙的政策将取决于我们对以色列立即采取这些措施的评估”。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给出了更强硬的信息。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我们需要看到的变化,我们自己的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巴以冲突在加沙地带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目前已造成约三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儿童。

七、土耳其反对党在地方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

土耳其3月31日举行了全国地方选举,反对党出乎意料地获得了胜利。这是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及其党派“正义与发展党”执政二十年来的最大挫败

这次选举后,作为反对党的土耳其共和人民党赢下了三大城市:即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和首都安卡拉。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土耳其共和人民党实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最高的得票率,在36个省领先,而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23个省领先。即使是在保守的农村地区,反对党也取得了优势,而这些地区传统上是正义与发展党的大本营。

这次选举是对埃尔多安的一次打击,也冲击着土耳其的政治版图。伊斯坦布尔市长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赢得了市长连任,他可能将来会成为总统候选人,或许将是埃尔多安最主要的挑战者。

以上就是本周要介绍给大家的重要新闻。相关新闻链接,请查看低音网站(www.diyin.org),或者查看本期播客的文字介绍。

谢谢大家的收听和支持,我们下周再见。


“低音”是一家非盈利的独立媒体,我们希望发出时代的低音,为那些被忽视的社会人群和议题发声,用不一样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www.diyin.org ,或者在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等平台关注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