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周报第015期:2024年5月18日(文字版)

低音周报第015期

收听音频版本,请访问这个页面

欢迎来到“低音周报”,“低音”带你回顾一周世界大事。

今天是2024年5月18日,我是本期的主播思谈。

一、巴以局势:南非诉以色列;以军发现三名人质尸体

本周继续关注加沙局势。

当地时间周五,以色列军方宣布发现了三名人质的尸体。发言人称,尸体是在周四的军事行动当中发现的,但他未说明发现尸体的地点。

这三名人质分别是23岁的Shani Louk(沙尼・卢克),27岁的 Amit Buskila 和50多岁的 Yitzhak Gelerner。其中沙尼・卢克是一名德国和以色列双国籍女子,生前是一名纹身师。2023年10月7日的恐怖袭击后,哈马斯发布了一段影片,里面有个女子,几乎全身赤裸,面朝下趴在卡车后面被带回加沙。这段残忍的影像震惊了全世界。

同样生活在痛苦中的还有加沙居民。自从5月7日以色列军队占领了拉法过境点,进入加沙的援助受到严重阻碍。5月16日,美军在加沙海滩完成建造人道救助浮桥。外界的救助物资首先由货船运往加沙海岸附近的浮动码头,再装载到卡车上。轮船再把这些卡车运往海岸浮桥上,最后由卡车将物资运往海岸,交给人道救助机构。

同样在5月16日,南非在国际法庭要求以色列终止对拉法的攻击,全面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允许国际机构调查员和记者进入加沙地区。5月17日,主要西方国家发出公开信,称以色列必须遵循国际法,而且强调目前在加沙发生的人道危机。除了美国和所有G7成员国,奥地利,韩国,新西兰,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也都签署这封公开信。

二、南通大巴与渣土车相撞,造成一名儿童死亡

5月10日,江苏南通发生一起渣土车和大巴相撞的事件。这辆大巴是学校组织活动的车辆,车上共有南通一所小学近40名儿童。事故造成一名儿童死亡。

官方通告称,事发路口的直行信号灯因故障不亮,司机没有仔细观察路口情况,以30多公里时速通过,渣土车以时速50多公里直行,撞到大巴右边前部。

三、公民记者张展出狱,下落不明

因记录新冠疫情早期情况而入狱的公民记者张展,应当在本周一5月13日刑满出狱。但她是否出狱,出狱后情况如何,外界却没有得到确切消息。据《纽约时报》报道,张展的代理律师一整天都无法联系上张展的母亲。而当记者联系上海监狱管理部门时,他们拒绝评论。

无国界记者组织发表了声明,对张展的自由表达担忧,并呼吁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压,以保证张展获释之后能真正获得自由。

张展曾是上海的执业律师,也在证券公司工作过。2020年,她独自进入武汉,用手机拍摄下新冠疫情早期混乱的景象。2020年5月,她被逮捕,并被带回上海,同年12月,她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在狱中,张展多次进行绝食抗议,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后来当局通过鼻饲方式,强行给她喂食。

低音“拒绝遗忘”栏目曾经在2023年12月做过一期关于张展的播客,欢迎收听,了解更多她的故事。

四、中国四月消费和投资放缓;发布超长期国债;房地产一揽子政策出台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些宏观新闻。

中国四月的消费和投资数据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远低于预期,是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今年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低于前值,也低于市场预期。但今年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大幅高于前值,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这些数据佐证了这一段时间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即消费依旧低迷,唯一扩张的仍旧是生产部门。

而本月,中国政府也开始推出一系列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在本周五,中国政府宣布了房地产救助的一揽子政策。这些政策的核心是,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收购未售出的商品房,用作给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这项政策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对很多购房者来说,这个政策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政府会给他们接盘。政府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政策,让购房者重获信心,继续入场。

另外,还有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对购房者降低最低首付款的比例等。

但当局并没有说明,救助政策的钱从哪里来。地方政府如今深陷债务之中,很难说能否拿出足够多的资金买下这些房产。

同样在本周五,中国开始发售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内计划发行规模为人民币一万亿元。周五发售的是30年期,总额400亿元。20年期和50年期超长期国债会在5月下旬和6月开始发售。

中国央行称,超长期国债本质上并不等同于大规模量化宽松。大规模量化宽松是一种非常规的金融手段,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供给量。一般是在实施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才会采取的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的利率仍在零以上,说明中国的传统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另有经济学家表示,这项政策只能降低政府项目的长期融资成本,难以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

五、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目前中国经济中最亮眼的莫过于出口,但欧美国家担忧中国的“过剩生产力”对本国制造业产生冲击。5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价值18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对电动汽车的加税,关税将从25%升至100%。拜登在发言中称,他决定未来的电动汽车要由工会工人在美国制造。拜登的经济顾问莱尔・布雷纳德接受采访时说,此次新关税政策的目的是避免政府在就业里的投资不被“中国出口的低价商品”冲击。

但是对电动汽车的关税政策对美国消费者基本没有影响,因为目前美国市场中没有中国生产的电动车。

中国商务部称,中方将会对此进行反击,并采取措施来维护中方利益。此次美方加征关税是“处于国内政治考虑”……“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

六、微软要将AI团队从中国搬到美国

如今对中美跨国企业而言,地缘政治成了最大的考量因素之一。前两周,TikTok法案通过,这家中国出海互联网公司中的佼佼者,不得不面临售卖或在美国市场完全被禁的命运。本周,美国互联网巨头微软给中国云计算和AI部门数百名员工发送邮件,要求他们考虑调往国外。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大约有700-800名员工获得了这个机会,其中大部分人从事机器学习和其他云计算相关工作。

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竞争加剧,政治都开始对经济领域施加影响。美国正考虑逐步加强对中国开发尖端AI技术能力的限制。而微软作为一家美国企业,曾经在中国扩张了巨大的商业版图,并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如今微软在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2023年8月,微软旗下的领英正式关闭中文版,退出了中国市场。

七、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双方承诺在关键领域深化合作

中美关系变得风雨飘摇,但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却似乎走得更近了。本周四,再次连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了他的访华之旅。

自俄乌开战后,西方国家切断了与俄罗斯经济的联系,俄罗斯变得更加依赖中国,中俄两国的贸易额陡然增大。上个月布林肯访华时,曾警告中国不要援助俄罗斯,而中方答应,将会对军民两用设备对俄罗斯的出口进行调查。而此次普京访华,显然寻求的是与中国更紧密的联系。

周四,两国发表了一份长篇幅的联合声明,承诺要在一系列关键领域深化合作,包括太空、军事和能源领域。

《纽约时报》报道,这份声明特别将矛头对准了美国,表明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专制强国正在巩固它们的联盟,以对抗华盛顿主导的民主国家共同体。

但中国在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又不能失去与欧美国家的经济联系,中国将如何在两边进行平衡,将会是对习近平的重要考验。

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门罗逝世

5月14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作家艾丽斯・门罗逝世,享年92岁。她一生只专注短篇小说,最初只是因为她自认为没有才华和能力驾驭长篇小说。她的故事大多关注女性,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不同的欲望纠缠。她是第13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作家。2013年,瑞典学院给她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九、本周纪念日:5月16日,“文革”爆发

在本期周报的最后,低音想提醒您,已经过去的5月16日是“文革”爆发58周年。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一项通知,史称《五一六通知》,经过党媒报刊发表。日后,人们把这项通知作为“文革”开始的标志。

《五一六通知》系统性地传达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观点,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

以上就是本周要介绍给大家的重要新闻。相关新闻链接,请查看低音网站(www.diyin.org),或者查看本期播客的文字介绍。

谢谢大家的收听和支持。


“低音”是一家非盈利的独立媒体,我们希望发出时代的低音,为那些被忽视的社会人群和议题发声,用不一样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www.diyin.org ,或者在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等平台关注低音。